人身傷害
乜係人身傷害?
2025-08-04
人身傷害法律簡介
在香港,若一個人因他人的疏忽而受傷,該受害人有可能根據侵權法提出「人身傷害」索償,通常分爲責任原則(Liability)和賠償金額考慮因素(Quantum)。
常見例子
1. 交通意外
如一名行人被疏忽駕駛的司機撞倒,司機便有可能對該人承擔法律責任。
2. 工傷事故
工人在工作期間因安全措施不足而受傷,雇主如未有履行僱員補償責任或未提供安全環境,可能須承擔民事責任。
3. 濕滑地面跌倒
顧客在商場或餐廳因地面濕滑而滑倒,若業主未有適當警告或清理,或會被追討損害賠償。
4. 醫療疏忽
醫生或醫護人員若提供不當診治導致病人受傷或惡化,病人可考慮提出醫療疏忽索償。
5. 動物咬傷
若狗隻無人看管並咬傷途人,狗主或需為受害人提供賠償。
A. 責任(Liability)
責任的核心是要證明對方存在「疏忽」(Negligence),即對方對受害人有法律上的「謹慎責任」(duty of care)及該責任被違反,直接導致受害人受傷或損失。如能證明對方的行為或疏忽是主要或實質原因(causation)造成損害,便有可能成立法律責任。
B. 賠償金額(Quantum)
一旦責任成立,法庭會考慮不同因素以決定賠償金額,包括:
- 醫療費用(包括將來治療);
- 收入損失(例如因傷未能工作);
- 痛苦與精神困擾;
- 期傷殘或失去生活質素;及
- 輔助工具或看護開支。
法庭會參考《香港人身傷亡索償案例指引》以確定適當金額。
如需協助或了解更多,歡迎與本行聯絡預約進行諮詢。